湖州市南潯區深化重點行業整治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 ||||||||
|
||||||||
近年來,湖州市南潯區不斷深化重點行業領域整治,以綜合施治、騰籠換鳥、汰劣存優為手段,進一步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2022年,該區連續四年奪得“五水共治”“大禹鼎”首獲“銀鼎”,“無廢城市”建設滿意度排名全市第一、全省第四。 一、綜合施治促進規范提升。在全省率先實施源頭替代的基礎之上,推廣顆粒狀活性炭再生治理模式,持續深化全區300余家規上木業企業整治提升,優化生產工藝、引入智能設備、迭代治污設施,并采取統一循環管理、資源化利用等手段促木業行業工業固廢循環利用率達99.97%。開展爐窯行業擴面整治,通過工藝優化、末端管控等完成86家涉爐窯企業布袋除塵設備安裝、驗收及整治。開展涉甲苯/DMF行業專項整治,通過治污設施更新迭代、原輔材料源頭替代等完成12家企業甲苯源頭減量30%、DMF源頭減量20%。 二、騰籠換鳥盤活閑置指標。開展印染、制革、砂洗等行業整治,通過實施“三限定”(限定區域、限定能耗、限定排污)整治方式,加快倒逼騰退全區產能低、污染重的企業,全市率先創新利用排污權二級市場交易出讓涉水主要污染物指標和優化資源配置,以審批聯動、企業公開競價、協議轉讓等方式盤活化學需氧量160.08噸、氨氮16.01噸,關停淘汰印染企業6家、制革行業實現清零,盤活8家關停淘汰的砂洗企業排污權,完成交易額總價538萬元,為全市單價最高。 三、汰劣存優強化集聚整合。持續開展噴水織機行業整治提升,對現有治污設施、裝備工藝轉型升級,置換原有老舊設備、關停淘汰違規企業進一步推動集聚入園發展,目前共完成噴水織機整治提升企業77家、關停淘汰211家、搬遷集聚11家。開展電機、電磁線等重點固廢領域行業改造提升,聚焦工業固廢無害化處置推進難點,加快淘汰工藝落后、固廢產量大的企業,目前累計改造提升350余家、關停淘汰40余家。同時,鼓勵企業開展固廢綜合利用處置,累計創建特色工業集聚區達6個。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 ||||||||